返回首页

齿轮传动比(齿轮传动比一般设计多大)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16 18:27   点击:1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齿轮传动比一般设计多大

1、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为从动锥齿轮除以主动锥齿轮数的数例如东风EQ1090E主动锥齿轮数为6,为从动锥齿轮数为38那么。。它的传动比为

6/38=6.33;

2、双级减速器因为有两套主,从动齿轮所以它的传动比计算方式为两套齿轮

传动比乘积;

3、例如解放CA1902第一级主,从动

齿轮比数为13:25那么它传动比为

1.923第二级齿比数为15:45,传动比为3,所以解放CA1902传动比=

(25/13)*(45/15)=5.77。

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 a 和构件 b 的传动比

2. 齿轮传动比多大合适

齿轮配合间隙3ml~4ml正常。

以下是关于齿轮的相关介绍:

设计准则:轮齿在啮合时必须有适当的齿侧间隙。为了保证齿面间形成正常的润滑油膜和防止由于齿轮工作温度升高引起热膨胀变形致使轮齿卡住。类别:法向侧隙:两齿轮的工作齿面互相接触时,其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圆周侧隙:在一对相啮合的齿轮中,固定其中一个齿轮,另一个齿轮所能转过的节圆弧长的最大值。啮合侧隙:当一对相啮合的摆线轮与针轮处于理论啮合位置时,在某一针齿中心与节点的连线上,摆线轮齿廓与针齿齿廓之间量度的最短距离。

3. 齿轮传动比怎么设计

计算公式:模数m=分度圆直径d/齿数z=齿距p/圆周率π。

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不同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法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国际标准定义模数的原理是:定义单个轮齿在分度圆(齿轮)/ 或线(齿条)出占有的圆弧(齿轮)/ 直线(齿条)的长度, 其长度为π * m,m 即为模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模数是有单位的,其标准单位为毫米(mm)。很多人,习惯于模数简写,譬如,模数为1mm的齿轮,简写m=1; 大家都逐渐接受这种写法,因此也是可以的。 但是,个别对齿轮模数理解不够深刻的同仁,认为模数没有单位,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4. 齿轮传动比例

一对标准齿轮咬合时,其传动比为:I12=N1/N2=Z2/Z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I=N首/N末

大概有两三种的传动比。【齿轮比的含义】两个直径不同的齿轮结合在一起转动,直径大的齿轮转速自然会比直径小的齿轮转慢一些,它们的转速比例其实和齿轮直径大小成反比,汽车内发动机的转速经过变速器内的齿轮组改变转速后才输往车轮,变速箱内就是有几组不同齿轮比的齿轮让驾驶人选择,以配合车速及负荷,开车时转档就是选择不同齿轮比的组合。大齿\马达齿=外齿比,差速的齿轮\伞齿=内齿比,外齿比X内齿比=齿比,一般内齿比是固定的,所以改变齿比一般会换大齿或者换马达齿。大齿不变,马达齿加大,齿比变小,反之增加。马达齿不变,大齿减小,齿比变小,反之增加。齿比越小,直道尾速快,但是扭力小,起步慢齿比越大,直道慢,扭力大,起步快。正确的齿比是要根据马达的T数,赛道的抓地力,场地的大小,弯道的特性要不断测试来选择。既要起步快,也要直道有速度

5. 齿轮传动比等于直径比吗

       一对相互咬合的齿轮,那么他们的模数一定是相等的,否则无法正确咬合,也就是隐含条件是模数相等,在转速和齿数方面的关系如下:

1、两齿轮齿数相等,也就是说齿轮大小一样,那么两个齿轮的转速一样,但转动方向相反。

2、两齿轮齿数不相等,那么两个齿轮的转速也就不相等。大齿轮的转速低,小齿轮的转速高。两个齿轮的转速之比等于他们齿数的反比。

6. 齿轮传动大小齿轮齿宽

相互啮合的齿轮齿宽相同,对齿轮寿命有好处,如果宽度不同,也可以,但齿窄的齿轮寿命会受载荷影响大,容易出问题

7. 齿轮传动设计要求

因为小齿轮与大齿轮承受的力大小是一样的,相同的力矩,而小齿轮承受的扭力更大,所以小齿轮的齿宽更大。

设计时,大小齿轮都是根据齿宽系数计算出相同的齿宽,即齿宽=齿宽系数×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需要圆整。

8. 齿轮直径大小与传动速度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

i=z2/z1=n1/n2

记住一个规律:减速的齿轮速比是大于1的,增速的齿轮速比是小于1的。搞清楚齿轮是减速的还是增速的速比就不会算倒了。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扩展资料:

传动的外廓尺寸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速级大齿轮的尺寸,低速级传动比小些,有利于减小外廓尺寸和质量。

闭式传动中,齿轮多采用溅油润滑,为避免各级大齿轮直径相差悬殊时,因大直径齿轮浸油深度过大导致搅油损失增加过多,常希望各级大齿轮直径相近。故适当加大高速级传动比,有利于减少各级大齿轮的直径差。

此外,为使各级传动寿命接近,应按等强度的原则进行设计,通常高速级传动比略大于低速级时,容易接近等强度。

9. 机械设计齿轮传动比

一、齿轮的模数m与转速n没有关系,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以及齿轮直径大小的一个基本量。

二、转速n只与齿数z、以及传动比ι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ι=Z2/Z1=n1/n2

式中:

ι——传动比

Z1——主动齿轮的齿数

Z2——被动齿轮的齿数

n1——主动齿轮轴的转速

n2——被动齿轮轴的转速

三、与模数有关的公式:

D=m×Z

式中:

D——分度圆直径

m——模数

Z——齿数

即:分度圆直径=模数×齿数

四、由此可见,模数m与转速是没有关系的,改变模数m,也不能改变转速,而只能改变齿轮轮齿的大小,以及齿轮直径的大小。

10. 大小齿轮传动比

齿轮分为三类,分别是直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

他们的传动比分别是:直齿轮传动比在3~6;圆锥齿轮2~3;蜗轮蜗杆10~40。(齿轮传动比齿轮的传动比的大小是根据工作机械的需要来确定的。不同的齿轮传动比范围不一样。)

拓展资料:

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