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技术动态 电机 空压机 磁力泵 水泵 图说机械 增压泵 离心泵 电磁阀 阀门 机床 止回阀 基础机械 蝶阀 截止阀 球阀 纺织 减压阀 压缩机 压滤机 液压件 气缸 保温材料 数控车床 打包机 贴标机 加工中心 激光打标机 包装机械 电焊机 印刷 换热器 工业机器人 铣床 冷水机 真空包装机 船舶 点胶机 柴油机 开槽机 模切机 制冷设备 蒸汽发生器 灌装机 氩弧焊机 吹瓶机 封边机 工业自动化 木工机械 焊接设备 激光焊接机 烫金机 套丝机 钢化炉 纸袋机 印刷机械 贴片机 工业烘干机 色选机 伺服电机 陶瓷机械设备 剪板机 折弯机 制砂机 压铸机 抛光机 注塑机 锅炉 3d打印机 模具 uv打印机 缝纫机 激光切割机 等离子切割机 破碎机 卷扬机 货架 精密空调 风机 高压风机 轴流风机 雕刻机 塑料托盘 温控器 工业洗衣机 管件 压力开关 孵化器 物流设备 冷却塔 真空泵 集装箱 燃气锅炉 超声波清洗机 齿轮箱 工控机 冷焊机 铣刨机 蒸汽清洗机 光刻机 弯管机 高压清洗机 塑料机械 搬运机器人 深井泵 橡胶机械 螺杆泵 挤出机 齿轮油泵 循环泵 渣浆泵 自吸泵 齿轮泵 泥浆泵 气泵 蠕动泵 屏蔽泵 转子泵 伺服系统 气压罐 法兰 空气冷却器 绞盘 计量泵 PLC控制柜 回转支承 增压器 旋压机 液压设备 机械臂 硫化机 步进电机 抛丸机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螺杆压缩机 谐波减速器 液压泵 行星减速机 螺丝机 齿条 机械密封 回转窑 颗粒机 水轮机 粉末冶金制品 补偿器 无刷电机 堆垛机 燃气调压器 燃烧器 旋转接头 给料机 空分设备 钻井机 电子束焊机 数控铣床 工业炉
返回首页

苏联航空发动机(苏联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2 05:14   点击:24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苏联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实际上,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工业一直在衰退吃老本,现在也仅仅是比我国好点儿。

比如以俄罗斯最近搞的号称工业之花的“产品30”,据俄方介绍说是107千牛平推,176千牛的加力推力,咱先不说其中的有多少水分。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可看出这是典型的大推力性能低,见下图性能曲线,这种指标的实现,很有可能是靠加大涵道比,大流量和大加力比来实现大加力推力。

我们都知道,同一款发动机,在保持温度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涵道比越大推力越大。所以现在商用客机动不动就7、8倍甚至是10倍的涵道比。但要说明的是,涵道比越大,发动机的高速性能越差,所以只有客机会用这么大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战斗机只能用小涵道比的。F-22强调高速性能,所以其F-119发动机的涵道比比F-100这些三代机的发动机小很多。

和产品30作为对比的是美国的F-119发动机,加力推比只有156千牛,看起来比产品30要小20千牛推力,看起来很弱鸡是吧?然而实际人家平推力是116千牛,反而比产品30的平推力还大。四代机要超音速巡航,那就需要发动机在1-2万米高度、1.5马赫速度下具有很大的推力。如果只是低速状态推力大,而高速状态推力小,那还怎么超声速巡航?

 

比如美国的F-110GE132/134系列发动机,它们是在F110发动机基础上升级的,用在阿联酋的F-16E战斗轰炸机上,最大可以提供152千牛推力,这还是可以轻松使用的模式。当时还搞了个F-110X发动机,推力更大。但是这些都是三代发动机,只是推力大了,高速性能没法比,加速能力也没法比。

F-16这么多年来从7吨增重到9吨,发动机推力跟着长,就是通过放大涵道比等手段实现的。产品30吹得凶,实际不过如此。至于做民用航空发动机,俄罗斯发动机的水平那不就跟CFM56或者说跟我们的涡扇20差不多么?

图片源自网络。

2. 二战苏联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我们公认的世界第一辆内燃机汽车是德国卡尔·本茨(奔驰品牌创始人,注意不是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奔驰是后来在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从此他们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梅赛德斯是公司一个大股东的女儿的教名)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现保存在幕尼黑的汽车博物馆。奔驰汽车公司获得“汽车制造专利权”,正是这一日子,被确认为汽车的生日。关於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谁发明的问题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为俄国人莫扎伊斯基发明说例如, 在前苏联史学家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一书中直接了当地写道, 俄国军事工程师亚 费 莫扎伊斯基 (1825—1890 年)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前苏联另一位史学家涅奇金娜主编的《苏联通史》中也说, 俄国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是莫扎伊斯基这位海军少将长时间和仔细地设计自己的飞机, 并准备飞行他制造了单翼飞机, 这种飞机有机身、机翼、起落架、动力装置、水平和垂直的操纵系统, 即有现代飞机的所有主要部件1881 年, 莫扎伊斯基因发明航空器 (飞机) 而获得了专利特许证1882 年7 月20 日, 在靠近彼得堡的红村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首次试飞一位目击者写道: 莫扎伊斯基的飞机靠轮子在地上滑行, 然后像鸟儿那样腾空飞起据前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中说, 莫扎伊斯基1882—1885 年试制的飞机上使用的是蒸汽发动机他的飞机问世之后, 1890—1893 年克 阿德尔在法国, 1892-1894年海马克西姆在美国也先后试制最初的安装蒸汽发动机的飞机

3. 苏联飞机发动机

YF-100火箭发动机,是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代120吨级高压补燃(又称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1。该型火箭发动机采用自身启动,混合比和推力可调节,单涡轮泵布置2,其性能达到了国际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先进水平,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发的85吨推力发动机的挖潜型,其前身是90年代中国从前苏联获得的RD-120发动机3。2000年YF-100通过中国国家立项4,于2012年5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验收1。YF-100火箭发动机将与YF-77氢氧火箭发动机一道成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

4. 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史

热机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都靠它提供动力。热机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损失部分能量,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凡是能够利用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来做机械功的机器就叫做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由内能通过做工转化为机械能。(例:酒精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量传给水,水沸腾将瓶塞顶出去,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热机的发展史:

蒸汽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5. 苏联飞机发展史

汉德利·佩奇“达特信使”飞机是英国20世纪50年代重要的涡桨式客机。

20世纪50年代,汉德利·佩奇公司投资研发一种DC-3飞机的替代机种,并期望这型飞机能在第三世界国家被广泛采用。最初设计的型号被称为HPR.3“信使”,但由于设计一再被更改,且市场开发程度不够,最后失去了拓展市场的机会。最初的设计竟然基于14缸的活塞发动机,而当时的竞争对手,荷兰福克公司最新的产品F27“友谊”飞机选用了2台罗·罗公司的达特涡桨发动机。HPR.3“信使”飞机可以运载44名乘客,并且可以迅速转换成货机,该机采用上单翼,前三点式起落架和前后大型舱门,机翼上有大型副翼,为该机提供了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PR.3“信使”的设计速度约360千米/时,航程约2640千米。

6. 苏联航空发动机发展史简述

湖南省

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是1954年在湖南国营三三一厂仿制成功的M-11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国内型号50号发动机)。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防实力,发展航空工业,开始引进苏联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仿制M-11活塞航空发动机。1954年8月16日,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这是中国工业史上重要的一天。

对于机械化设备而言,发动机是心脏部件,制造难度最大。发动机被喻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和国防事业的重要标志。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国家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制造能力。

7. 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BCC),因能充分利用大气层内的空气,具备良好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绝佳动力方案。 作为一款将吸气式与涡轮发动机高度集成的组合循环推进装置,TBCC在内部结构、热力循环及燃料利用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主要对TBCC发动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述并归纳了各国的研究进展;对TBCC发动机的宽包线工作、总体设计与模态转换、热防护以及飞发一体化几大关键技术与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研究途径。

8. 苏联航空发动机发展史视频

世界第一台全矢量发动机:俄罗斯的AL-41F-S1发动机。

苏35战机采用双发配置,装备了强大的AL-41F-S1发动机,又被称之为117S发动机,它的标准推力为12.5吨,加力推力可达14.5吨,这是苏35战机空中强大机动性的基础保证。该型发动机除了推力强劲之外,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360度全向矢量推力技术,令苏35战机能够在空中轻松做出各种机动动作,真的有点类似于外星战机。117S发动机的强劲推力,让苏35战机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500公里,最大飞行距离能够达到3400公里,作战半径大于1600公里。甚至在俄罗斯的第5代战机苏57上也装备了117S发动机,足以见得俄罗斯对117S发动机的器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