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溶性微粒仪显微镜法(采用显微镜法进行粒度测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01:49   点击:2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采用显微镜法进行粒度测定

  1、颜色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2、质地纯 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 3、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4、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5、油性重 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2.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以下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1.血细胞计数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3.滤膜法

4.比浊法

5.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 显微镜法测定的粒子径属于

20万目是纳米级。

纳米级是形容某样物品已经达到了纳米级别的大小。就是颗粒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的微粒。纳米即单个细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显微镜测直径大约是五微米。纳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与纳米相关的很多新兴学科。有纳米医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等。

4.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 )三种粒径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吸附法、透气法和其它方法。

 

其中吸附法比较常用且精度较高;

透气法是根据透气速率不同来确定粉体比表面积大小,比表面测试范围和精度很有限;

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有粒度估算法、显微镜观测估算法,已很少使用。

 

5. 显微镜法可以测定的粒径有

完全没有问题, 但一般用个几千块钱的体式显微镜(带有刻度),可以满足0.5mm的尺寸测量了! 但如果进行基本数据测量统计,要接配pc控制测量软件,那么就有意思了,几万块~几十万块的光学显微镜或者叫视频显微镜可以随便选择

6. 采用显微镜法进行粒度测定的原因

1.微粒大小是微粒分散体系的重要参数,对其体内外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2.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称为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称为多分散体系。绝大多数微粒分散体系为多分散体系。

3.常用平均粒径来描述粒子大小。

4.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粒径、有效粒径等。

5.微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有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沉降法、吸附法等。

7. 显微镜法测粒度有何优缺点

动态光散射立晶偏大的原因是动态光散射劲力内部分子结构比较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