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平秤图片简单
我以前有做过,现在简单地说一下 首先需要这些材料:火柴盒、竹筷、牙膏纸盒、棉线、铅丝、硬纸板、橡皮泥、锥子。
步骤:
1、在两个火柴盒四角上扎眼
2、把棉线穿入眼内
3、将两个系好线的火柴盒在竹筷的两端
4、把牙膏盒下端粘在硬纸上,上端剪四个缺口 最后,用一克重的物体做砝码,就可以在简易天平上称东西了。
2. 天平秤图解
我家里也有一架自制的土天平秤。取一根长约20~30厘米粗细均匀的细塑料棒,(竹子、铁丝等等都可以),另找二只直径六厘米左右的塑料盘(如八宝粥筒的盖),用一根细线系在细棒的中间,另外二根细线把盘子悬在细棒的二端,使保持平衡,这样一架自制的土天平秤就完成了,关件是法码。记住:一枚一圆硬币重六克,做标准,再称出一角硬币重多少,这样你的法码也有了。记住一元硬币重六克很有用处,如果你对某家店里的电子秤有怀疑,你只需暗暗将七枚硬币放上去,如果显示为45克,那就说明这台电子秤不准了。因为一般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称的精度大多是5克,即逢5克一跳,只有40克、45克,没有42克,七枚硬币是42克,应该显示40克才对。(四舍五入)你不妨留心试试。祝好,再见。
3. 天平秤图片名称
叫做"审判之称",运用它的人就是古埃及冥界的接引者阿努比斯死神
4. 天平秤制作图片和方法
1、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工具才能制作,分别是火柴盒、一个竹筷、一个牙膏盒、一些棉线铅丝、硬纸板、橡皮泥和锥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几种工具很好准备。
2、拿出准备好的火柴盒在盒子的四个角上分别扎上孔。
3、用棉线穿到刚刚火柴盒的孔中,穿好后会出现棉线把火柴盒吊起来的样子。
4、将火柴盒穿好的棉线另一端系在竹筷的一端,竹筷的另一端也同样制作一个火柴盒用棉线系上。
成型就是竹筷两端都分别挂著一个棉线连接的火柴盒。
5、将牙膏盒的下端黏在硬纸板上作为固定,在上段剪四个缺口把刚刚准备好的竹筷放入缺口中固定。这样一个天平秤就基本完成了。
6、选一些一克的物体作为砝码,就可以在这个自己制作的天枰上称东西,记住只能称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哦。
5. 天平秤图片大全手工
置零键 作用:确保零位指示灯亮。
若在秤盘上有大于d/4的非被称量重物时,即使显示窗显示零,零位指示灯也不会亮,只有按置零键后,零位指示灯才亮.
去皮键 功能:
一、去皮功能,即当包装袋置于秤盘上后,按去皮键,去皮灯亮,显示器显示零,此时,再拿掉包装袋,去皮灯亮、零位灯也亮、显示器显示出负的皮重量;
二、改变皮重,即只要将新的包装袋置于秤盘上,按去皮键,则自动改变了皮重;
三、清除皮重功能,此时必须拿掉秤盘上重物,然后按去皮键,则皮重自动清除,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另一专用秤盘时,不能将其放在原秤盘上并在“去皮”状态下长期使用,因为这会使零位自动跟踪功能丧失而引入零位漂移,影响秤的准确度,而应该将原秤盘换上新的专用秤盘后再开启电源,,使零位指示灯亮。
数字键 作用:置入单价。
直接按数字键即可置入单价,置入新单价时,原有单价即自动清除.
称量 当商品置于秤盘上,并置入单价,则重量,单价,金额显示窗即会显示相应的数字.当重量超过满秤量,超量达2d以上时,即会出现超重符号OF.当金额超过六位数时,金额显示窗自动熄灭。
金额累计(累计键) 当商品放在秤盘上并置入单价后,金额就被显示出来.当需要累计金额时,可按累计键,则在单价窗和金额窗显示累计次数和累计金额,而重量窗的显示熄灭.累计次数可达99次,金额累计为9999.99元.若超量时,则有报警信号.若此时按清除键,则累计总金额可被清除.
使用电子天平四要素:
一是提前预热。电子天平在使用前通常需要预热,而每台天平的预热时间往往不同,一般来说,天平的准确度等级越高,所需预热时间就越长,可根据天平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预热,必要时可延长预热时间(通常环境温度越低,预热时间越长)。实际上,许多使用者在使用天平时都是即开即用,这样是不能保证天平的计量性能的。因此,电子天平预热是关系到准确度的重点。
二是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影响电子天平计量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天平的操作说明书中如果没有指定特殊温度界限,则天平应在-10℃~4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若指定了特殊的温度界限,则天平应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工作;电子天平对环境的湿度也有要求,如Ⅰ级天平要求相对湿度不大于80%。
三是水平状态。一般高精度的电子天平都带有水平调整装置和水准器,使用中,要经常对天平的水平状态进行检查。实际上,有些使用者常忽视了对天平的水平状态的检查(电子天平因移动或其它原因,常造成四角不平或不水平等)这也是造成天平数据不准的主要原因。
四是随时校准。有人认为,电子天平在经过周期检定后,在有效期内就是准确的,而往往忽视了校准的重要性,甚至于不进行校准。殊不知,电子天平在使用中因环境条件变化、人为等因素,计量性能时常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日常使用中对其进行校准。电子天平应在每天或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准,必要时可增加校准的频次。校准用的砝码,理论上是等级越高越好,一般应选用砝码误差不大于天平最大允许误差的1/3即可,且应定期送质监部门定检,如发现误差超过标准,要及时送质监部门检测,以免造成损失和出现坑害消费者的现象。
6. 天平秤图片简单又漂亮
1、先把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把其中的一根雪糕棍剪去一半。
2、在被剪去一半的那根雪糕棍的正中央画一条线,在切口处以画的那条线为参考线把雪糕棍削成尖的。
3、用尺子找到另一根雪糕棍的中点,在它的中央画一条参考线,像图中那样画。
4、把两根雪糕棍用乳胶垂直粘在一起,使他们的参考线完全重合,在雪糕棍的椭圆部位打个孔,如图
5、在较长的那根雪糕棍的正中央钉一个钉子,这样可以使它更加牢固,在顶部安装一个提环。
6、在钉子上悬挂一个重物,它始终会与地面垂直,测量时起到参考的作用
7、在雪糕棍的两个孔中分别悬挂一个夹子,也可以塑料平的底部制作两个托盘,用来装盛重物用。
8、我们的小天平就这样制作完成了,现在可以用它来称东西了,我们可以用螺母来充当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边放要称的东西。
7. 天平秤图片简单 简笔画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徐祯卿等四位诗人并称“吴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唐伯虎
生平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闽、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绘画成就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文学成就
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如纵{壬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他精于诗文,喜欢写行草书,远近都来求字。苏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成化癸卯
(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祝允明的父亲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岁。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岁时已经离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时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字元玉,晚号天全,苏州吴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后来因迎英宗复辟有功,委任为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天文、地理、道释、方技都很通。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
祝枝山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卷”等作品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文徵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他的绘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等。其著作有《莆田集》。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文徵明的小楷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行书主要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智永,运笔遒劲流畅,晚年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劲秀逸。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