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6 14:40   点击:1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

1.锅炉本体:主要包括启动燃烧器、风室、布风装置、炉膛、气固分离器、物料回送装置、以及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2.辅助设备:主要包括送风机、引风机、返料风机、破碎机、给煤机、冷渣器、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烟囱等。

2. 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方式的工作原理: 在床下点火方式中,循环流化床内的底料是通过布风板送入流化床的热烟气来加热的.点火前,风室两侧主风道风门关闭,点火装置风门开启. 油枪点燃后,产生的热烟气由一次风通过布风板送入流化床加热底料.整个点火过程分三个阶段:

1) 底料加热。

2) 底料着火爆燃。

3) 过渡到正常运行参数。 点火后期,床温850℃以上时,及时撤出油枪,将点火风门切换至主风道风门。

3.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物质循环流化锅炉原理简述

1、流化原理:

当气体或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流过固体颗粒层时,固体颗粒层呈现出类似液体状态的现象,称为流态化现象。

流化速度:一般是指假设床内没有床料时空气通过炉膛的速度。U0表示,单位m/s。

临界流速是床料开始流化时的一次风速,此时一次风量为临界流量。

2、燃烧原理:

燃烧过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的燃烧方式,即半悬浮燃烧方式。

在一定的燃烧设备内,正常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高温环境;

必需的空气量及空气与燃料的良好混合;

燃料的供应机灰渣和烟气的排放;

3、脱硫原理:

利用石灰石炉内燃烧中脱硫;给煤中的硫在炉膛内反应生成SO2及一些硫化物;同时一定粒度的石灰石被给入炉膛,这些石灰石被迅速加热煅烧反应,产生多孔疏松的CaO,CaO 吸收SO2 并生成CaSO4,生成的CaSO4 逐渐地把孔隙堵塞,并不断地覆盖在新鲜的CaO 表面。达到脱硫的目的。

4、传热原理

颗粒对流换热

气体对流换热

辐射传热

4.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

避免结焦的方法是:

1、选择合理的运行氧量

2、选择合理的炉膛出口温度对锅炉进行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对炉膛出口烟温(或高温受热面管壁温度)进行在线监视,在保证主参数合格的前提下,建立在线的优化运行指导系统;通过合理调配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运行风门开度以及运行氧量,保证主参数合格和炉膛出口烟温低于燃煤灰熔点的同时来保证蒸汽质量,从而防止炉膛出口结焦

3 、 保证空气和燃料的良好混合,避免在水冷壁附近形成还原性气氛,防止局部严重积灰、结焦。

4、应用各种运行措施控制炉内温度平稳。

5. 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启炉

1)调整一,二次风量

送入炉膛的总风量,由实际燃用燃料成分决定。

控制流化床密相区温度可以通过一,二次风配比来实现,密相区温度的高低是由密相区的燃烧份额决定的。而调节一,二风比例,可以有效地控制密相区的燃烧份额,从而达到控制床温的目的,由于一次风在密相区送入,因此,一次风比例就是密相区燃烧份额的最大值,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煤,选用较低的一次风率,对于一次煤矸石及挥发分较低的劣质煤,选用较高的一次风率,一次风比例:50--60%,二次风比例:40--50%。

2)调整给煤量

锅炉负荷确定以后,风量一般不变,调整给煤量以适应床温的波动,对床温的变化要有预见性:

A. 当煤质变化不大时,可用“前期调节法”,当床温有上升趋势时,提前迎着上升的趋势少量给煤,床温有下降的趋势时,提前迎着下降的趋势少量加煤,做到“少调整,勤调整”,将床温控制稳定在某一范围,以适应锅炉负荷,压力的需要。

B. 当煤质变化较大,引起床温大范围波动时,可用“冲量调节法”,即当煤质突然变好或变差时,引起床温大幅上升或下降时,可瞬间大量增大或减少给煤量,将床温变化的趋势控制住,然后,再稍加调整,将床温控制稳定。

3)控制循环量

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中,燃料燃烧在密相区的放热,一般由循环物料来吸收,才能保持床温的稳定。如果循环量减少,就会导致密相区放热过大,流化床温度过高,无法加煤,带不上负荷。因此,足够的循环灰量是控制床温的有效手段,有时因燃料含灰量高,循环量逐渐增

6. 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高级工考试题库

按气固两相流动的原理,炉膛内燃烧固体颗粒在风的作用下不断沸腾膨胀,其中一些颗粒被设在炉膛出口气固分离装置所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反复循环燃烧,这种燃烧循环过程的锅炉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