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 技术动态 电机 空压机 磁力泵 水泵 图说机械 增压泵 离心泵 电磁阀 阀门 机床 止回阀 基础机械 蝶阀 截止阀 球阀 纺织 减压阀 压缩机 压滤机 液压件 轴承 气缸 保温材料 数控车床 打包机 贴标机 加工中心 激光打标机 包装机械 电焊机 印刷 换热器 工业机器人 铣床 冷水机 真空包装机 船舶 点胶机 柴油机 开槽机 模切机 制冷设备 蒸汽发生器 灌装机 氩弧焊机 吹瓶机 封边机 工业自动化 木工机械 焊接设备 激光焊接机 烫金机 套丝机 钢化炉 纸袋机 印刷机械 贴片机 工业烘干机 色选机 伺服电机 陶瓷机械设备 剪板机 折弯机 制砂机 压铸机 抛光机 注塑机 锅炉 3d打印机 模具 uv打印机 缝纫机 激光切割机 等离子切割机 破碎机 卷扬机 货架 精密空调 风机 高压风机 轴流风机 雕刻机 塑料托盘 温控器 工业洗衣机 管件 压力开关 孵化器 物流设备 冷却塔 真空泵 集装箱 燃气锅炉 超声波清洗机 齿轮箱 工控机 冷焊机 铣刨机 蒸汽清洗机 光刻机 弯管机 高压清洗机 塑料机械 搬运机器人 深井泵 橡胶机械 螺杆泵 隔膜泵 挤出机 齿轮油泵 循环泵 渣浆泵 自吸泵 齿轮泵 泥浆泵 气泵 蠕动泵 屏蔽泵 转子泵 造粒机 伺服系统 气压罐 法兰 空气冷却器 绞盘计量泵 PLC控制柜 回转支承 增压器 旋压机 液压设备 机械臂 硫化机 步进电机 抛丸机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螺杆压缩机 谐波减速器 液压泵 行星减速机 螺丝机 齿条 机械密封 回转窑 颗粒机 水轮机 粉末冶金制品 补偿器 无刷电机 堆垛机 燃气调压器 燃烧器 旋转接头 给料机 空分设备 钻井机 电子束焊机 数控铣床 工业炉
返回首页

计量泵流量怎么算(计量泵怎么计算流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19:22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计量泵怎么计算流量

工程上的办法是:找个管道水力计算表(一般热工书后附录都有),按实际流量 先估计出一个管径 查管道水力计算表,得出比摩阻,单位是Pa每米。乘以长度得出沿途阻力,沿途乘以0.5-0.9为局部阻力(根据弯头阀门管件得多少选取,超过200米就选0.5).2个阻力加起来为管道阻力,泵杨程减去管道阻力,在考虑泵出口至管道终点位差,即为管道末端压力。

反复试算管径,直到管道末端压力符合你的工艺要求就可以了。需要精确的就按水力计算公式计算。

2. 计量泵如何计算流量

谢邀!

流量以流量公式或者计量单位划分有三种形式:  体积流量:  以 体积/时间 或者 容积/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m³/h ,l/h  体积流量(Q)= 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积(A)  质量流量:  以 质量/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kg/h  质量流量(M)= 介质密度(ρ)×体积流量(Q)            =介质密度(ρ)×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积(A)  重量流量:  以 力/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kgf/h  重量流量(G)=介质重度(γ)×体积流量(Q)            =介质密度(ρ)×重力加速度(g)×体积流量(Q)            =重力加速度(g)×质量流量(M)

3. 计量泵流量计算公式

1、先计算水泵流量:1800L/H=3(1.8公斤)瓶矿泉水/每小时=1瓶矿泉水(0.6公斤)/20分钟,这个流量不是显著的大,还能接受。

2、再计算鱼缸的体积:为0.01立方米=可容10公斤水。

3、把整个鱼缸的水更换一遍,需要10/1.8=5.6小时。什么事情都怕认真,通过上面计算,可以知道:水泵的流量并不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滤盒可是个易耗品,而且总算账它是个花钱大头。

4. 泵理论流量怎么算

有计算公式。

1、流量根据用户的每户的用水点情况,根据用水当量统计; 2、扬程根据最不利用水点高度加上局部损失、延程损失及富裕水头可得; 3、根据流量扬程,根据你想选择的水泵,可选择合适的型号,就可以知道水泵功率; 4、管径根据经济流速可得;计算公式为: 管径:DN=[4Q/(V×3.14×3600)]0.5×1000,式中:Q:为水泵流量m3/h,V:水流速度m/s,DN:管道公称直径mm 5、水的流速一般按照经济流速计算: 管径(mm) DN<250 250≤DN≤1000 1000≤DN≤1600 DN≥1600 进水管流速(m/s) 1.0~1.2 ;1.2~1.6;1.5~2.0;1.5~2.0; 出水管流速(m/s) 1.5~2.0;2.0~2.5; 2.0~2.5 ;2.0~3.0。

5. 计算泵的流量

已知泵的扬程要计算泵的流量,首先要确定泵的型号,再通过该型号的性能曲线表检找相对应扬程、流量和功率共同点即可。

6. 如何计算泵的流量

公式:D=1.13Q1/2V-1/2(米),式中V为管内流速,一般进水管V≤2米/秒,出水管V≤3米/秒。如采用直径变化的渐变管时,其渐变部分的长度应大于平均直径的5~7倍。

离心泵和轴流泵的进水管口设在进水池水面以下距离h1处,h1=(1.4~1.6)D1,D1为进水管直径。轴流泵的叶轮中心线设在进水池水面以下距离h3处,h2≥(0.75~D)D0,D0为叶轮直径。

进水管口离池底的高度h0=(0.5~1)D0。单台水泵的进水池宽度为(2~3)D1。安装多台水泵的进水池中,相邻进水管的间距为(3~3.5)D1。进水管至进水池后壁的距离为(1~1.5)D1。为避免浪费扬程,通常将出水管装在出水池水面以下。

拓展资料:

中小型水泵出水管下缘至池底的距离约为10~20厘米;出水管上缘至水面的垂直距离为(1~2)V娤/2g,v2为出水流速(米/秒);出水池长度为(6~12)D2。D2为出水管直径;出水管与池壁的距离为0.2~0.5米。

参考资料:水泵的意义及水泵的知识说明_中国智能制造网

7. 泵的实际流量的计算公式

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往复泵的理论流量

往复泵在不计泵内任何容积损失时,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容积称为泵的理论平均流量,简称泵的理论流量。由于不计任何容积损失,泵在单位时间内吸人和排出的体积可用下式表示: .

单作用 Qt=ASnZ

双作用 Qt=ASnZ(1+K)

式中 Qt—泵的理论流量;

4—柱塞(或活塞)的截面积;A=兀D2/4(D—柱塞或活塞直径)

S—行程长度;

n—曲轴转速(或柱塞的每分钟往复次数);

Z—联数(柱塞或活塞数);

K—活塞杆尺寸对缸腔面积影响系数;K=1-Ar/A=1-(Dr/D)2;

Ar—活塞杆截面积;

Dr—活塞杆直径。

当双作用泵的活塞杆直径与活塞直径相等时(D,=D),K=0,这样双作用泵也就成为单作用泵。因此往复泵的理论流量可以统一用下式表示:

Qt=ASnZ(1+K)

往复泵的实际流量

单位时间内在泵的出口处实际测得的液体体积(包括包含于其中的气体和固体体积并折算成泵进口状态下的体积)称为泵的实际平均流量,简称泵的流量,流量的常用单位有m3/S、m3/h、L/min、L/h等。

由于泵内存在容积损失,因此,泵的流量小于泵的理论流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为:

Q=Qt-△Q

式中 Q—泵的流量;

△Q—泵的流量损失,这是考虑到泵阀为主的泄漏引起容积减少,即考虑到容积效率

ηv,往复泵实际流量是:

Q=Qtηv

往复泵选型:电动往复泵,高温往复泵,气动隔膜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