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凝管冷水从什么进什么出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是为了使冷水与热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如果冷凝水是从上口进的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管壁一下子就流出去了,跟水蒸气几乎没有热交换;而从下口进的话,冷凝水是慢慢充满冷凝管的,这样冷水可以在冷凝管内停留最长的时间,同时冷水和热气的热交换主要是通过冷凝管壁进行,冷凝管中充满了水,热交换效率也比较高。
2. 冷凝水走的是什么管道
是从室内机的接水槽通往室外。
3. 冷凝管冷水从哪进
首先,一般的冷凝管所冷凝的物质都是从上往下流的,从下向上通冷水有利于冷水的充分利用,并使所冷凝的物质冷凝得更彻底
其次,即使冷凝管所冷却的物质也是从下往上流的,仍然也要从下向上通冷水,因为如果你从上往下通冷水,水很可能充不满冷凝管,这样冷凝效果会非常差。
4. 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是什么
球形冷凝管一般都是下进上出。
下进上出是为了保证冷凝管内液体始终保持满管状态。
有的用上进下出,可能是因为:冷凝一般都是逆流冷却,要求冷凝水方向和待冷凝物料走向相反,而球形冷凝管内物料走向可以认为是自下而上的,所以如果冷凝水上进下出,也可以解释。
5. 冷凝管水是怎么进去的?
没有其它冷凝管的使用方法下进上出,只有以下答案。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是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凝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冷凝效果。
如果上进下出的话,水流根本不会贮存并充满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损坏仪器,使局部忽冷忽热而使冷凝管破裂。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在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时蒸馏,不需要用温度计来随时观察并控温,所以无需温度计。
6. 冷凝管的冷水从哪里进哪里出?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是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凝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冷凝效果。
如果上进下出的话,水流根本不会贮存并充满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损坏仪器,使局部忽冷忽热而使冷凝管破裂。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在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时蒸馏,不需要用温度计来随时观察并控温,所以无需温度计。
7. 冷凝管冷凝水的进出
这里其实冷凝管就一个作用:冷凝下进上出可以保证冷凝管里充满水一充分达到冷凝效果上进下出会使冷凝管里无法充满水,达不到最佳的冷凝效果还有就是冷凝管在使用时并不是你所想像的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放水就可以了,一般的实验怎么说也得半小时左右,这样得浪费多少水啊!而且冷凝的是气体,再加上水有很大的比热容,所以水的温度几乎没什么变化,所以水龙头只要打开一点儿就可以了(基本上水就一滴一滴的滴下)
8. 冷凝管冷却水从哪进
需要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因为它反应的温度只有80度左右,加热温度过高,而且反应温度难以控制,水浴加热不超过100度,而且反应的温度灵活控制。在水浴中加热的,1.装配好全套仪器,连接好电路、气路和冷却水路,燃烧管出气口端塞进少许高温棉。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将炉温升温到1100℃。
2.往平底烧杯中加入约300mL水并加热至沸腾,开通冷凝管冷却水。塞紧进样推杆硅胶塞,在平底烧杯中水沸腾之前通入氧气,调节氧气瓶气流量为400mL/min,水蒸气发生器的蒸发量约2mL/min,检查系统不漏气后,通入水蒸气和氧气空蒸15min。
3.待各项实验准备工作完毕以后,称取(0.50±0.01g)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称准至0.0002g)和0.5g石英砂,放在燃烧舟里混合,再用约0.5g石英砂铺盖在上面。
4.将100mL容量瓶放在冷凝管末端接收冷凝液。通入氧气和水蒸气,取下进样推杆,把燃烧舟放入管内,插入进样推杆、塞紧橡皮塞。将瓷舟前端推到预先测好的约300℃区域停留5min;接着推进到约600℃区域停留5min;再推进到约900℃区域停留5min;最后把瓷舟推到1100℃的恒温区继续燃烧分解15min。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调节水蒸气发生器的蒸发量,水解开始15min内,容量瓶中每分钟收集约3mL,后15min,每分钟收集约2.5mL,最后总体积应控制在85mL以内。
5.燃烧-水解完成后,水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取下容量瓶,停止送氧气。取下进样推棒,用带钩的镍铬丝取出燃烧舟。
6.往盛有冷凝液的容量瓶中加3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指示剂刚变蓝色。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放置30min后进行后续所需实验操作。
9. 冷水进入冷凝管为什么不能上进下出
冷凝水在冷凝管的进出应遵循的原则是低进高出,下进上出的原则。一.如果从上面入,冷水和刚出来的蒸汽温差大,玻璃在温度骤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膨胀不均,破裂甚至爆炸.而冷水从下面进时,先被流下的热水或蒸汽加热,这样温差比较小,不容易发生上述情况.
二.从上往下,是顺着蒸汽流,那么蒸汽就基本上一直与同一些水发生热交换,冷却效果不好.从下往上,则不断有冷水接触蒸汽,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