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纯化分离设备(分离纯化技术有哪些)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23:23   点击:25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分离纯化技术有哪些

  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电泳、疏水色谱等等离子交换色谱: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会两性解离,所带电荷决定于溶液pH。pH小于pI时蛋白质带正电,pH大于pI时蛋白质带负电。不同蛋白质等电点的蛋白质在同一个溶液中,表面电荷情况不同。离子交换就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在同一溶液中表面电荷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亲和色谱:生物大分子有一个特性,某些分子或基因对它们有特异性很强的吸附作用。如镍柱中Ni可以与His标签的蛋白结合,这种只针对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吸附就是亲和色谱的原理。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疏水色谱:疏水色谱基于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与介质疏水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在高浓度盐作用下,蛋白质的疏水区表面上有序排列的水分子通过盐离子的破坏被释放,裸露的疏水区与疏水配体相互作用而被吸附。疏水色谱就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填料上配基相互作用的差异,在洗脱时各组分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随着盐离子浓度的降低,疏水作用降低,蛋白质的水化层又形成,蛋白质被解吸附。

2. 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哪些

纯化DNA的常用方法是用酚抽提-乙醇沉淀法,适用于普通实验室操作。它通过交替使用苯酚、氯仿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变性剂,可以增加去除蛋白质杂质的效果;氯仿可以去除核酸溶液中的微量酚,还可以加快有机相与液相混合,去除色素和蔗糖;在氯仿中加入少量的异戊醇可以减少蛋白质变性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实验材料】

待纯化的DNA溶液。

【实验仪器】

高压灭菌锅,涡旋混匀器,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试剂配制】

1、Tris饱和酚(pH8.0):氯仿:异戊醇混合液

酚:氯仿:异戊醇按体积比25:24:1配制,现配现用。

2、氯仿:异戊醇混合液

氯仿:异戊醇按体积比24:1配制,现配现用。

3、醋酸钠溶液

配制3 mol/L的醋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5.2。

4、TE缓冲液

10 mmol/L Tris·HCl(pH 8.0),1 mmol/LEDTA(pH 8.0),配制完成后高压灭菌,4 ℃保存。

【实验步骤】

1、在待纯化的DNA溶液中加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然后在涡旋混匀器上充分混匀。

2、将混合物12000 r/min离心10 min后,移取上层含DNA的水相到另一离心管中。如果在水相和有机相交界处有白色沉淀物,则需要重新抽提水相,直到两相交界处无明显沉淀物。

3、向上层水相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在涡旋混匀器上充分混匀后12000 r/min离心10 min。

4、移取上层含DNA的水相到另一离心管中,加1/10体积的醋酸钠溶液,充分混匀,再向管中加入2.5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上下倒置混匀,于-20 ℃保存30 min。

5、12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75%的乙醇12000 r/min离心洗涤5 min,弃上清液;用吸头将管壁残留的乙醇去除,室温干燥10-15 min(不要等DNA沉淀完全干燥,否则DNA不易溶解)。

~ 1 / 2 ~

6、在盛有干燥DNA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TE缓冲液,溶解后在-20 ℃以下长期保存。

3. 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对技术有哪些要求?

主要有1、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

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

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3、平板划线法 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

4、稀释摇管法 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

4. 分离纯化技术有哪些是比较环保的

微生物分离法是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的一种分离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实现一种微生物的培养,或获得一个细胞的后代。其具体方法有:

1、稀释倒平皿法。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取不同稀释度适量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或与已熔化的固体培养基一起倾注入平板内,经过培养即有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来的单个菌落。

2、划线法。先将已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待凝后,取分离材料在上面划线,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状的连续划线,使菌样逐渐减少,最后得到单个孤立的菌落。扩展资料:微生物分离技术的应用措施:1、减少毒性氧物质的毒害作用:由于常规培养方法使用的高浓度营养基质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适当降低营养基质的浓度可以减弱这种不利影响。发现低浓度基质的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多于高浓度基质的培养基,但营养浓度过低时会使培养出的微生物数量反而下降。2、维持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就可简单模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要求。

3、供应新型的电子供体和受体: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不同,因此对反应的底物要求也不尽相同。供应微生物需要的特有底物有助于新陈代谢反应的进行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大量的研究表明,将新颖的电子供体和受体应用到微生物培养中,能够发现未知的生理型微生物。

4、分散微生物细胞: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聚集生长,形成“絮体”和“颗粒”等,致使其内部的微生物不易被培养。对“絮体”和“颗粒”进行适度的超声处理,将细胞分散再进行培养,可以使更多的微生物接触培养基而得到培养。

5、延长培养时间:对“寡营养菌”的培养,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使其能长至肉眼可见的尺度。当然培养时间不能无限增长,因为培养时间越长,对培养环境的无菌要求就越高 [4] 。

6、利用琼脂替代物:琼脂对某些微生物具有毒性作用,采用无害且凝结作用较好的替代物质作为培养基固化剂,可以增加微生物的可培养性。

5. 分离纯化手段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6种,分别是分液、萃取、蒸馏、分馏、升华、吸附。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分配至同一空间区域的过程。

分离方法开始主要用于化工行业中化工产品的分离,但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下游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传统的化工分离方法,新的高效的分离方法被人们高度重视起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