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区别(精准农业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17:36   点击: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精准农业是

我国对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却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机导航、智能测控、精准作业等高端技术装备受制于人,制约了我国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

我国的农机导航作业系统产品存在如下问题:导航信息来源单一,可靠性差;系统对不同作业环节的适用性差;系统对复杂作业工况的适应性差;系统不具备多机协同作业功能;系统缺少互联网+管控平台。

2. 精细农业和精准农业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次发射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大步迈进的高密度发射序幕。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中国北斗砥砺前行,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发展道路。

如今,北斗已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向全球组网,北斗已发起全面冲刺。未来,中国北斗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并肩,提供精度更高、运行更稳定、功能更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成为面向全世界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关门”前抢入“导航俱乐部”

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装载GPS的精确打击武器首次大规模使用,作战效能令全球震惊。

如果说导弹是枪,原子弹是弹,卫星导航就是精确瞄准镜。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航天人就启动过“灯塔一号”工程进行探索,但因经济和技术方面难以支撑,工程被迫下马。

但中国人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决心没有动摇。经过不断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从建设北斗一号试验系统,到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再到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三步走”战略。

2000年,我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北斗卫星,创造性地实现了双星有源定位,同时能提供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该方案利用我国现有成熟技术,以最小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自主可控。

北斗一号工程启动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已分别发射了20多颗导航卫星,占用了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中国与正在建设伽利略系统的欧盟,推动国际电联从航空导航频段中挤出一小段以供使用。2000年4月18日,北斗和伽利略系统同时申报。按照国际电联规则,必须在7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发射和接收相应频率信号,才能获得该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否则不能取得合法地位。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05年,欧盟发射了首颗伽利略导航卫星。此时我国虽已发射3颗北斗试验卫星,但其不具备主动发射下行信号的能力。符合国际电联规则的北斗二号卫星仍在研制,时间紧迫。

北斗人背水一战,倒排工期,将研制周期大大缩短。同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攻克了首次使用新改建发射工位、首次使用远控模式、首次发射中圆轨道卫星等多项挑战,针对此次任务分析风险、制定措施、把控节点,扎实做好了各项准备。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起飞,于4月17日20时许传回了信号。此时。距离国际电联的“七年之限”只剩不到4个小时。

首创混合导航星座

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均采取单一轨道星座构型,全部组网卫星都运行在2万公里高度的中圆轨道。

但北斗系统不可能像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测控站。北斗二号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慧说,受国土布站局限,北斗必须造出能在国土范围内管辖的星座,为此必须采取高、中轨卫星混合的组网方式。但这面临一系列世界性难题。

经过不懈努力,北斗团队解决了高轨导航卫星姿态控制、高精度温控等难题,提升了系统服务的精度、连续性和可用性。2012年底,由14颗卫星构成的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为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北斗二号在国际上首创同步轨道导航卫星,同时首创了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轨道卫星的混合导航星座。”该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李祖洪说,对于区域导航系统而言,这种组合可以用最少的卫星数量实现最好的覆盖效果,已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在北斗二号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国于2009年启动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建设。

行波管放大器是通信卫星的关键元器件,曾长期依赖进口。2014年,我国正在进行北斗三号试验卫星研制时,外方突然通知,由于政府原因停止供货。

不过,北斗团队早已认识到国产化对于北斗系统建设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的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就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开展了行波管放大器等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的技术攻关。

外方得知我国行波管放大器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了突破,北斗团队决定用国货替代进口产品后,急忙表示可以供货,并把价格降低了一半。这让北斗团队尝到了核心在握的甜头,更加坚定了走国产化道路的决心。

经过数年努力,长期依靠进口的行波管放大器组件、微波开关、大功率电源控制器、动量轮组件、星敏感器等关键产品,已实现主、备份全部国产化。北斗三号卫星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北斗向世界敞开胸怀

2017年2月28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实现了基础产品的自主可控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世界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已经采用了支持北斗的芯片。”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国新办2018年12月2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北斗系统已进入3GPP国际移动通信组织。

除了“北斗芯”,中国北斗还形成了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北斗已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

据统计,2018年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截至2019年4月,国内超过62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推广北斗终端超过4.5万台……

随着与互联网+、5G、人工智能以及共享经济等新兴技术和产业模式的融合应用,卫星导航技术还催生了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经济发展新模式和产业发展新业态,其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今世界,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争奇斗艳。如何看待与其他导航系统的关系?北斗系统自建设之初就给出了答案:始终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要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互兼容、共同发展,造福全球“一家人”。

3. 精准农业和精确农业

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灌溉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白色农业、石油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型农业、城市农业、质量农业、蓝色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

4. 精准农业是新型农业吗

那么一般情况下,这个像技术的提出的话是在2008年左右,那么相对来说成熟的时期应该是在两千零 16年。

5. 精准农业是什么的循环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

其主要特征是:

(1)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使其建立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2)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换取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化的农业。

(3)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

现代农业基本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

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现代农业指智慧农业,是与工业4.0或后工业时代对称的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也不同于农业工业化,而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农业。

现代农业是健康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再生农业、观光农业的统一,是田园综合体和新型城镇化的统一,是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统一。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

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加快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消灭贫困、缓解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消除城乡差距、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着力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的根本途径。

6. 精准农业主要包括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准农业广泛采用了GPS系统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施的准确定位。为了提高精度广泛采用了 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即所谓“差分校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它的特点是定位精度高,根据不同的目的可自由选择不同精度的GPS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GIS。精准农业离不开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技术支持,它是构成农作物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有力工具,田间信息通过GIS系统予以表达和处理,是精准农业实施的重要一步。   

3、遥感系统 R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信息的技术要求。   

4、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用于提供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投入产出分析与模拟的模型库;支持作物生产管理的数据资源的数据库;作物生产管理知识、经验的集合知识库;基于数据、模型、知识库的推理程序;人机交互界面程序等。   

5、田间肥力、墒情、苗情、杂草及病虫害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   

6、带GPS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如带产量传感器及小区产量生成图的收获机械;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洒药机械等等。   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7. 精准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学概念的现代农业指智慧农业,是与工业4.0或后工业时代对称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也不同于农业工业化,而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农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