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稻田施肥机(稻田撒肥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18:06   点击:6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稻田撒肥机

水稻叶面喷施除草剂,通常情况都是提前两天排干田内水层之后再进行喷药作业,作业之后24-48小时内在补充水层,以提高药效。

稻田施用的叶片处理除草剂,水稻对其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阔叶类和莎草科的杂草一般在2-3天就会出现明显的药害情况;禾本科杂草可能需要7-10天才会出现明显的药害情况。这个阶段,杂草根系的功能其实已经受到限制了。之所以,施药24-48小时内复水的目的就在于用水层来抑制杂草根系功能的恢复。如果田面施药后一直处于干旱的状态、土壤的通透性好,已经受到药害的根系很容易发出新根而重新恢复生机。也可以说,稻田的水层也有抑制杂草发生的功能。

稻田施药复水之后,间隔3-5天的时间就可以追施肥料。只要不是追施硫酸铵之类的速效肥料或者喷施芸苔素之类的叶面肥和激素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常规的尿素、钾肥以及有机肥都可以正常的施用,杂草的根系功能受到抑制,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也受限了。而且,杂草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也受到破坏,即便是吸收了一些养分也不会对杂草的药害有缓解的作用。

2. 水稻田施肥机

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为硫酸铵3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上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后可使肥、土、水相融,以减少肥料流失。

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如果总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过30千克硫酸铵。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面肥。

插秧前耙田时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

分蘖肥。

插秧后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10千克。扩展资料: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

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

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3. 水稻撒肥机

1、撒化肥三天后下雨一般是有效的。

2、由于化肥大多都是固体状的,所以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较慢,如果适当的下雨,可以加速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从而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速度,而且还能中和掉化肥所产生的热量;但如果是长时间的大暴雨,则会将部分化肥冲刷掉,导致肥效降低。

3、如果在撒施化肥后,未来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温天气,此时需要往田中放水,否则化肥会因为高温挥发掉,影响到肥效。

4、肥料主要分为基肥和追肥。其中基肥是在作物播种前,施加到土壤中,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一般选择使用化肥,在作物生长十分旺盛的时期进行,比如玉米大喇叭口期,小麦拔节、孕穗期,棉花花铃期,水稻分蘖期、孕穗期。

5、具体的施肥时间:一般选择阴天的早晨或者是傍晚时分施肥(早上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之后)。

4. 水稻施肥机

水稻新型直播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上的革新之一,它减少了育秧、栽插两大技术环节,实现水稻栽培技术轻简化,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抗性强、株型紧凑、株高110厘米以下的穗粒兼顾型中早熟水稻品种。

二、大田准备

浅水机耕机耙(牛耕牛耙)将田整平,平整度与机插秧稻田相当;耕整完成后,据田坎0.8-1米位置开围沟,每隔3-5米开一条畦沟(趟或者拖出简易沟),便于排灌水、施肥、化学除草等田间管理。

播种时要保证田面高处无水、低处有花花水。如采取无人机直播或施肥机撒播也可以关水播种,但必须在播种后3天内排干田间明水。

三、播种

1.播期

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地区,在4月上中旬清明过后,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选择连续晴好天气播种。在500至800米低山区,于4月中下旬播种。

2.种子准备

播种前1至2天晒种,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播种干谷或用30℃温水浸泡24小时,种子浸泡后后及时风干,不催芽。

播种前按1:100比例用35%丁硫克百威,或按1:40比例用20%的玉托进行包衣,防止鸟、鼠等。

3.播种方式

人工撒播、无人机飞播、施肥机撒播、机械条播、简易播种机点播。

4.定量播种

每亩用种量1.2千克左右,小粒种子1至1.2千克,大粒种子1.2至1.5千克。播种时可根据种子浸泡后重量折算再计算用种量,需均匀播种。

播种前排出田水至基本露出土面,播种后用旧地膜拖拽等方法保障种子入泥,增加分蘖节的入土深度,防治鼠鸟为害。

未拖拽落泥的直播必须拌驱鸟剂,且播种后3至5天,用炒或煮后晾干的稻谷拌驱鸟剂撒于田块的四周驱鸟。10天后,用杀虫剂喷施田块四周,杀灭旱地害虫,避免秧苗被虫吃掉。

四、肥料运筹

氮肥总量较常规育苗移栽减少10%。如中等肥力稻田,两系品种纯氮肥总量不超过12千克,三系品种不超过9千克,以N:P2O5:K2O比例为1:0.5:0.6至0.8,底肥施总N的70%至80%,30%至2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作底肥施用,钾肥全作底肥或80%底肥、20%作穗肥施用。底肥在耕田时施用。

五、田间管理

1.水浆管理

播种至1叶1心前,保持田间无水。1叶1心后及时灌水(最迟不超过3叶1心),有利于控草、除草。分蘖期保持浅水,以促进分蘖。

2.草害防控

根据稻田前作和草害发生情况选择一杀(芽后)或者一封一杀两次除草,建议尽可能采用一杀。如选择一杀,于水稻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双草醚、二甲四六混合喷洒,既锄草,又促分蘖。

3.病虫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测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4.鸟害防控

同一示范片争取同期播种。播种时尽量做到浑水播种,拖谷入泥。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或采用驱鸟剂。

5. 稻田撒肥料的机器

河蟹稻田。因为水稻的生长需要上肥料。如果河蟹在稻田里生长就不能上肥料了。如果上肥料。对河蟹有影响。所以稻田河蟹是没有肥料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因此稻田河蟹才最有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