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传导方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23:26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内吸性杀菌剂传导方式

可以,龙灯福连杀菌剂是内吸性杀菌剂,对病害具有预防保护和作用。在幼嫩组织用药,可向顶传导。悬浮剂以水为分散介质,避免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有利于环境保护。颗粒微细,粘着性较好,渗透性较强,较耐雨水冲刷。两种有效成分,双重杀菌机制,有利于发挥药效。所以龙灯福连杀菌剂可以连续用。

2. 内吸性杀菌剂传导方式为

吡虫林不是内吸性杀菌剂,是杀虫剂。

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属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又称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式为C9H10ClN5O2。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3. 杀菌剂的内吸性

恶霉灵是一款新一代的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绿色环保,低毒,无公害。一般都是页面喷施使用。稀释1200-1500倍液就可以。具体情况再看一下使用说明书。

4. 内吸杀菌剂作用方式

非内吸性杀菌剂是指在植物染病以前施药,通过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害。

引起病菌在寄主植物上不断侵染而造成每年都发生病害,导致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杀菌剂的使用对植物病害的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杀菌剂内吸和内吸传导差别

如乐果、吡虫啉、杀虫双等属于传导性农药。

这个不同农药传导的机理不同的,一般的内吸传导性农药均是向上向下双向传导的(及能到嫩芽和根部)。其他的要区分具体的农药品种来说,还有部分农药是触杀型的,就不传导。

6.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

没有

敌敌畏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高效中等毒性,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击倒力强,对多种作物的多种害虫都有防治效果,还可以作为杀灭卫生害虫使用,但是瓜类和高粱上不能使用,容易造成药害,降低产量,敌敌畏不在2019年3月公布的18种限制使用农药名单里,所以不属于限制使用农药。

7. 内吸传导杀菌剂的药是哪些?

  有机磷类杀菌剂主要品种有三乙膦酸铝、甲基立枯磷等。

  三乙磷酸铝:又叫乙膦铝、疫霜灵、霉疫净,属有机磷内吸杀菌剂。它的内吸传导作用是双向的,即向顶性和向基性,能被作物根部吸收向地上部的茎叶传导,也能被上部叶片吸收后向基部叶片传导。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广谱,对霜霉病有特效,对一些蔬菜疫病也有较好的防效。主要用于叶面喷雾,也可浇灌土壤和浸种。

  防治葡萄霜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

  防治苹果轮纹病,兼治斑点落叶病,在苹果落花后10天左右有降雨后,用80%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混50%多菌灵800倍液开始喷第一次药,以后视降雨情况,间隔10~15天喷一次,无雨不喷,至8月底结束。

8. 内吸性杀菌剂传导方式是什么

乙蒜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防治效果,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丙环唑是内吸传导型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传导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迅速地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的真菌性病害都有防治效果。所以乙蒜素和丙环唑都属于杀菌剂。

9. 强内吸双向传导的杀细菌药剂

三唑类杀菌剂的抑菌特点是在植物体内抑制病菌的附着胞、吸器的正常发育,使菌丝生长、孢子的形成受阻。因此,此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病害有效,但对卵菌类病原菌无效,因卵菌类病菌的菌丝体无隔膜,不能使它受抑制。

三唑类杀菌剂就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喷施药液在作物上,很快即被吸收,一般经2小时,作物吸收的药量已能抑制白粉病菌的生长。植物的根能吸收三唑酮、三唑醇等并向上传导到地上部分,利用这一特点,三唑类药剂常用作种衣剂。叶面喷施后,可从已受药部位向叶尖端输导,叶鞘受药,能向叶部输导。但是叶尖受药向下输导则很少。输导仅限于在同一张叶片,不能转移到其他叶片。

三环唑是一种杀菌剂,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对人体和鱼类有一定的毒性。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三环唑的纯品为白色结晶,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一般在喷洒后2小时稻株内吸收药量可达饱和。其产品主要有20%和75%可湿性粉剂两种。对水稻瘟病的防治预防保护作用为主,一般在水稻发病前使用,此时的使用效果最佳

10. 内吸双向传导杀菌剂

苯甲·吡唑酯是一个优秀的杀菌剂配方,目前我国有50多个生产厂家登记生产,常见剂型也很多,主要剂型有30%、35%、4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40%、50%苯甲·吡唑酯乳油;25%、40%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30%苯甲·吡唑酯可湿性粉剂等。

3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该配方被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配方,对由鞭毛菌、担子菌、子囊菌、半知菌等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2)治病彻底:该配方是一种内吸传导型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能从根本上除草病害,对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最彻底,不易复发。

(3)持效期长:由于该配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药剂能快速被茎叶吸收,并传导至作物的各个部位,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效果,耐雨水冲刷性好。

(4)速效性好:该配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不但持效期长,速效性也很好,药剂喷施后,能被作物茎叶快速吸收,并从叶片渗透到叶片背面,快速杀灭各个部位的病菌。

(5)安全性好:该配方虽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内吸性,无论是苗期、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均可使用,在推荐剂量下使用都很安全,对人和环境影响也很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