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唑类杀菌剂成分(三唑类杀菌剂成分是什么)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2:23   点击:21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三唑类杀菌剂成分是什么

不是同一种杀菌剂。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 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 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 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 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 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 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 比对孢子强。

硫磺悬浮剂以硫为活性成份,对各种蔬菜、水果、烟草、粮食作物和花卉具有杀螨、杀菌、杀虫及补充营养四大功效。它既是一种触杀性杀菌剂,可防治许多真菌性病害。又是一种高效杀螨剂,对红蜘蛛,锈蜘蛛,瘿螨,水螨等多种害螨有效。它还可以补充作物的硫元素,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改善作物的色泽,增加作物的蛋白质,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2. 三唑类杀菌剂成分是什么意思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3. 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谱

能混用。

拿敌稳是肟菌酯与戊唑醇复配的制剂,与嘧菌酯两者都是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兼具预防、治疗效果,如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叶斑病等。拿敌稳、嘧菌酯在国内应用多年。

二者混合适期足量使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对水稻纹枯病也有良好防效,这些药同时对稻叶瘟也有良好的防效,适合综合防治用药。

4. 咪唑类杀菌剂跟三唑类区别

水稻抽穗时期不可以使用的农药一、三唑酮。

水稻抽穗前,常会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危害,常用三唑酮(粉锈宁)防治,但使用不当,会导致水稻叶片短小、严重时不能抽穗。

二、烯唑醇。

在水稻抽穗初期,常用烯唑醇之类的农药如12%井・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稻曲病,药剂超量,容易出现抽穗困难,或者穗子抽出一半就会停止的现象。

在水稻破口期或破口抽穗初期使用曲纹星、禾果利等含烯唑醇的农药后,水稻穗颈节间生长受到影响,出现“包颈”现象,不能正常抽穗。

三、砷制剂。

砷制剂在水稻上不当使用,容易出现不结实或结实率下降现象。

四、唑类杀菌剂。

水稻抽穗前后慎用咪唑类杀菌剂。用不好,将影响抽穗灌浆。

己唑醇与井冈霉素的复配剂如纹肃等,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单剂如敌力特、禾果利、满穗等,这些药持效期一般可达15天以上,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好。

5.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特点

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

为拜耳研制开发的三唑类(triazole)广谱杀菌剂。2004年以来,已在多个国家登记注册。2007年在美国、加拿大登记用于小麦、花生、蔬菜等多种病害防治。

作用应用

作用机理与特点: 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一一羊毛甾醇或 24-亚甲基二氢芈毛醉l4 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 (DMIs)。 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 优异的保护 、 治疗和铲除活性, 且持效期长。 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 ,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

应用: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 、 大麦 、 油菜、 花生 、 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 、 纹枯病、 枯萎病 、 叶斑病、 锈病、 菌核病、 网斑病、 云纹病等。 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 如菌核病, 以及主要叶面病害, 如灰霉病、 黑斑病、 褐斑病、 黑胫病、 菌核病和锈病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