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显微镜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谁大(显微镜是目镜焦距大还是物镜焦距大)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15:35   点击:1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显微镜是目镜焦距大还是物镜焦距大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 = 物镜焦距/目镜焦距,物镜焦距必须比目镜长才能大于1,才有放大效果。

如果反过来得出的倍数就小于1 ,得出是缩小的像。

------------------------------------------------------

显微镜必须首先通过物镜形成放大实像,而镜筒就这么短,所以必须用短焦距物镜,不然没有任何放大效果;而望远镜就说了,放大倍数是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的比值,所以物镜焦距必须大。

而且它们观察的距离也不同,显微镜观察的是和物镜极近距离的东西,而望远镜观察的是距离无限远或者距离较远的物体。

2. 显微镜中物镜的焦距大还是目镜的焦距大

为什么望远镜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目镜主要作用是放大其它光具组(称为物镜)所成的象并把物镜的光变成平行光到眼睛里。物镜是收集光子的(所以物镜(实际面积)越大收集的光子数量越多)。收集到远处的光子,然后在经过目镜放大选择光子数量(目镜选择的光子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高。但分辨率降低)。望远镜放大倍率关系:M={F/f}其中M表示放大倍数,F表示物镜的焦距,f表示目镜的焦距。目镜焦距大于物镜。叫显微镜。

3. 显微镜目镜物镜焦距哪个大

望远镜要看的是远处的事物,需要比较大的物镜才能看清楚事物,而大物镜就必须配合长焦点才能让事物进入眼睛,显微镜要看的是小的物体,因此要给物体足够的光强度,通过小的物镜把光传递到目镜,而目镜本来就和眼睛大小差不多,比物镜要大,焦距相对就要大一些才能把物体推向远处而看清楚里面的物体状态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显微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稍大.)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望远镜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4. 为什么显微镜目镜焦距大于物镜焦距

镜的视角放大率 M=-(S*D)/(Fo*Fe) 其中Fo和Fe 分别为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D为物方焦点到像方焦点的距离也就是光学筒长 这不很简单吗,物镜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这个像正好在目镜的焦距之内,所以说,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一般是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最小分辨率即有效放大倍数的关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理论上这个放大倍数是可以任意的,只要把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做的足够大。但实际上,受到光源波长的限制,根据瑞利判据,分辨率不能小于观察波长的1/2,可见光波长约400-700nm,即采用短波长的紫光的情况下,最小分辨距离越200nm。实际上光学显微镜最多可以做到放大1000倍(油镜可以做到大一些,约1400倍)大于这个倍数的光学显微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图像模糊。提高这个极限的方法是改用波长更短的“光源”,于是短波长的电子显微镜便应运而生了。

5.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哪个焦距大

由于显微镜在于显微,观察微小物体,而微小物体能反射的光很少,于是希望尽量多的射入物镜,所以物镜焦距很小,这样物镜就可靠近物体,获得尽量多的光线,以便看清物体。

由于望远镜在于看远处物体,而远处物体都在二倍焦距之外好远。所以焦距都比较长。以便目镜放大后视角更大。[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除于目镜焦距。即视角放大倍数。] 至于远处物体的光线进入物镜量,可增大物镜来实现。

6. 显微镜是目镜焦距大还是物镜焦距大一点

目镜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物镜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一般目镜的放大倍率是8X、10X、15X、和20X。这些倍数是与正常人的能看清楚的最短明视距离,D250mm,比较得到的,所以目镜的焦距可以用250mm除以放大倍率而计算出来。虽然被接受的标准距离是250mm,但现在的显微镜会设计成只有160mm的焦距,使得仪器变得非常的紧凑。

物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镜在线长度上放大实物倍数的能力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在物镜上刻度出如8×、10×、45×等;另一种则是在物镜上刻度出该物镜的焦距f,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7. 显微镜目镜焦距哪个大

目镜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物镜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一般目镜的放大倍率是8X、10X、15X、和20X。这些倍数是与正常人的能看清楚的最短明视距离,D250mm,比较得到的,所以目镜的焦距可以用250mm除以放大倍率而计算出来。虽然被接受的标准距离是250mm,但现在的显微镜会设计成只有160mm的焦距,使得仪器变得非常的紧凑。

物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镜在线长度上放大实物倍数的能力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在物镜上刻度出如8×、10×、45×等;另一种则是在物镜上刻度出该物镜的焦距f,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8. 显微镜目镜物镜哪个焦距大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区别是物镜上端有螺纹,而目镜没有。目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目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所得的实像再次放大。

扩展资料

  目镜

  目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所得的实像再次放大,从而在明视距离处形成一个朦胧的虚像;因此它的质量将最后影响到物像的质量。在显微照相时,在毛玻璃处形成的是实像。某些目镜(如弥补目镜)除了有放大作用外,还能将物镜造像过程中诞生的`残余像差予以校正。目镜的构造比物镜简陋得多。

  物镜

  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光学部件,利用光线使被检物体首先次成象,因而直接关系和影响成象的质量和各项光学技术参数,是衡量一台显微镜质量的首要标准。物镜的结构复杂,制作精密,通常都由透镜组组合而成,各镜片间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相差。每组透镜都由不同材料、不同参数的一或数块透镜胶合而成。物镜有许多具体的请求,如合轴,齐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