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压表分流图像(分流电路图和分压电路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23:18   点击:2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分流电路图和分压电路图

分流公式

设R1,R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为I1和I2

U1=U2

I1R1=I2R2

I1/I2=R2/R1

I1/(I1+I2)=R2/(R1+R2) I2/(I1+I2)=R1/(R1+R2)

设R1,R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压为U1和U2

I1=I2

U1/R1=U2/R2

U1/U2=R1/R2

U1/(U1+U2)=R1/(R1+R2) U2/(U1+U2)=R2/(R1+R2)

分压公式

所谓分压公式,就是计算串联的各个电阻如何去分总电压,以及分到多少电压的公式。

分电压多少这样计算:占总电阻的百分比,就是分电压的百分比。公式是:U=(R/R总)×U源

如5欧和1

串联在10V电路中间,5欧占了总电阻5+10=15欧的1/3,所以它分的电压也为1/3,也就是

10/3伏特。

2. 分压电路图,分流电路图

分压定律:U1/U2=R1/R2 

分流定律:I1/I2=R2/R1

一、分流和分压定律在电阻并联线路中,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每个支路电阻中的分电流之和,这就是电阻并联的分流定律;在电阻串联线路中,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每个电阻上的分电压之和,这就是电阻串联的分压定律。

3. 分流电路图和分压电路图的区别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

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实际上并不是串联分压,并联分流;而是串联通流,并联等压。这个是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啊。串联就是所有的电流顺序逐一通过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并联就是所有用电器等家平行接在两个电势之间(电压就是电势差)的连接方法。那么,对于本质上是电阻器的用电器,电压等于电阻值乘以电流(电容器接下来解释)。串联中每个电阻器的电压就是其电阻值乘以其电流呀,每个电阻器的电阻和就是总电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看到这就是串联分压的数学表达了。并联分流与之相当,总电流是每个用电器电流之和,也是乘法分配律。电容器只有“串联分压”,这个原因,因为每个电容都可以通过外加电压而自身带电,具体谁带多少电是电容器结构决定的。而每个电容器也因为自身带电而表现出电压效果。你可以把这个看作和电阻器类似。总体电路都要成电中性,每个电容器带了电,都要向其两端的电容器施加影响。在影响下,别的电容器也都会带电的。这就是“分压”了。具体的微观解释。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导电的本质是因为某些原因让金属导体某位置电子缺失了,造成分子轨道中电子密度不平衡。就像气体扩散一样,在全部的大分子轨道中,电子也会这么扩散过来,方向是由密到稀。这种电子扩散就是电流。串联,其中一头电子缺失,电子是整体移动的,而电子移动要克服自己轨道的“保留阻力”。这就是电压的意义。电压就是为电子克服这种阻力提供的动力。也就是说,没有电压,就不会有电子流动。所谓分压,就是通路中任意一部分,其中电子克服的阻力也是整个通路的一部分。你看,这不是很明显吗? :) 微观解释并联分流,就是有很多条通路供电子传递。电子的这种流动就是电流,而每条通路的电子流汇集起来,就是总电流。这也就是所谓的“分流”这个简单吧。:)

4. 分流式电路图

想了想就是这些元件: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表、电源

选择的最终原理无非是:仪器安全、读数准确、有可行性。

电路接法(限流、分压)

1 分压式接法

如测伏安曲线之类,需要负载两端电压从0V开始连续可调,这时必须使用分压接法。一般的高考题中的实验电路大部分也是采用分压。就我个人物理竞赛实验经历,也习惯用分压式接法。

2 限流式接法

就个人经验,在高考题中出现较少。(原因是电路图没难度?!)

滑动变阻器

对应分压与限流,两种不同情况:

1 分压

滑动变阻器接在分压电路中时,为了保证调整的线性程度较好(即调整时比较均匀),其最大阻值应该较小。从实验经验来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负载阻值的一半()时效果较好。 因此,看到电路是分压的,一般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变。当然,是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即可能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选择时应当进行一定的计算。

2 限流

先确定需要的电流范围。然后根据滑变的最大阻值,算出可以调节的范围。如果可以满足那么就可以选用。同样要注意电路安全。 另外,在使用限流式接法时,滑变最大阻值至少应与负载的大小相当,以保证调节效果较好。

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一般用于保护。常见的使用情景有:保护二极管、保护分压式电路、保护电流表。还有其他使用情景,如:电表改装、测定电源输出特性时用来当做“内阻”、用来做被测对象。 1 保护二极管

二极管容易被击穿,因此需要一个定值电阻来限制电流。这个一般不会让做题的人自己选则。

2 保护分压式电路

由于负载的额定电压、滑变的额定电流等等因素限制,有时需要加一个定值电阻保护。一般是和电源串联或和负载串联。要计算其大小,需要满足:1)达到需要的调节范围;2)不超过额定电流。具体看:1)当滑变调到分压最大位置时,负载两端电压差不多达到额定;2)当滑变调到分压最小位置时,通过滑变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3 保护电流表

特别是微安表。一般不会让做题的人自己选择。

4 电表改装

如果电表的量程明显不足,题目中又给出了电表内阻的准确值,那一定是需要改装电表了。这类题目可能需要自行计算需要的定值电阻大小。方法无非是根据分压或分流的原理,使得原表头满偏时,通过改装后电表的电流(或两端的电压)达到需要的值。

5 作“内阻”

有时,待测的电源,其内阻太小(比如,干电池内阻只有零点几欧姆),导致实验的效果不好。于是就在电源边串上一个定值电阻,组成一个新的“电源”。这时新的内阻就是原来的内阻加上串联的电阻值。

6 作待测对象

电表

电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量程的选择;2)是否需要改装;3)内、外接

1 量程的选择

两个要求:1)可能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超过量程;2)测量时的电流不小于满偏的。根据这两点就可以选出来了。

2 是否需要改装

前文提到了。判断的原则是:1)电表的量程明显不足;2)给出了电表内阻的准确值。注意一定是准确值。

3 内外接

待测负载的电阻为,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分别为、,则一般按此判断:

:电流表外接。因为此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比较明显。

:电流表内接。因为此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比较明显。

电源

电源的选择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看会不会造成超量程、超额定电流。带进去算一下就好。

以上是个人高考、竞赛做题和竞赛实验经验总结,不一定能涵盖所有情况。祝高考顺利w

5. 分压电路图和限流电路图

限流法与电路串联,分压法与电路并联(如果在有箭头的划变导线上联有用电器,且划变接有三根导线时就为此)

区别:

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连续调节;

6. 电压分流器电路图

分流器的标准满载端电压为75mV,如果是10A分流器,电阻为75/10=7.5毫欧

并联分流,根据干路中电流 i1=已有元件电流 i2+分流元件电流 i3

分流元件电阻为,已有元件R2,分流元件R3,

i1=i2+13可得,

i1=u/R2+U/R3

即分流器电阻R3为 R3=U/(i1-u/R2)

7. 分压的电路图

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只是一种电路符号表示。   实际在接线中,如果滑动变阻器与其他电阻是串联关系,只需要上面接一根线到接线柱下面接一根线就可以了。如果在分压式的电路中就必须接三个接线柱了。

8. 分压式电路图电流走向

分压原理,指的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分压原理的公式为R1:R2=U1:U2。在并联电路中分流。中文名分压原理类型物理原理公式R1:R2=U1:U2

并联分流的原理: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