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椒打农药吗(辣椒打药是喷上面还是整棵上喷?)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5-08 18:55   点击:1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辣椒打药是喷上面还是整棵上喷?

辣椒打农药是整棵上喷的,因为害虫不只是右辣椒叶表面,而是整棵辣椒树苗都会有害虫,甚至辣椒树根部会有害虫的,所以在农药时应该整棵树都要仔细喷雾不留死角,喷药要选择早晚进行,中午太阳大气温炎热害虫会躲到辣椒叶反面而喷不到害虫身上,

二、家中种的小辣椒叶子上出现了蚜虫,用杀虫剂喷洒后结出的辣椒还能吃吗?

1,首先你喷的不是高剧毒的; 2。

现在才长出叶子,还没开花结果当然可以吃, 3,即使长出辣椒你喷这样的农药清洗后也可以吃的; 4,记住,千万不要喷那种剧毒的农药,那是洗不掉的~~

三、彩椒农药多吗?

少量。

可以生吃,前提是要彻底洗干净,因为可能上面有农药。彩椒不仅味道清脆可口,而且还可以起到提味的作用,彩椒其中也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对身体是有益处的。

有助攝取維生素C。 每100克產生熱量33大卡,富含維生素A、C、E等營養素及膳食纖維,含鉀量豐。 紅椒營養素相對較多,尤其維生素A含量特別高,是黃椒含量的14.5倍、青椒的3.86倍,涼拌時可加點橄欖油、苦茶油或花生油,以幫助吸收。

四、大青椒含农药吗?

大青椒是含农药的,清水盆儿放入少许小苏打,放入大青椒浸泡,可降低残留农药。

五、辣椒的正确打药方法?

一、按植株代谢规律喷药

辣椒的代谢规律需一定的温度配合,才能按时完成。全天光合产物的70%是上午合成的,须配合较高温度(25-30℃),下午光合作用速度下降,养分在输送运转,要求温度与体内消耗均适当降低,比上午低5℃为宜,夜间株体也不全是休息,前半夜光合产物将全部转到根基部,重新分配到茎生长点和果实,运送养分须配合适中的温度(18℃左右),如果运送不顺利,光合产物停留在叶子上,叶子便会过于肥大,果实产量下降;后半夜株体才休息,生理活动是呼吸,这是一个消耗养分的过程,温度宜低些,养分消耗减少,利于提高产量,如辣椒开花期为12℃,结果期为6~10℃,则佳。

药物对作物劳作(光合作用及养营运输)有抑制和破坏作用,所以在晴天中午光合作用旺盛期和前半夜营养运输旺盛期尽可能少用药或不用药,特别是辣椒要谨慎用药。

二、按发病规律用药

施药前要诊准某种病或可能发生的病害,勿将非侵染性病害误为侵染性病害,勿将生理性病害当作非生理性病害去防治。如温室辣椒若前半夜温度过低,在中下部光合作用旺盛的叶片上,因“仓库”爆满光合产物不能运走,而使叶片增厚老化,出现生理障碍,叶片上出现圆形凹凸点,用药无济于事。

再如生长点萎缩,中部叶缘发黄是缺水引起的非侵染性生理症,与细菌、真菌、病毒无关,用药自然无效。治虫时,先把为害辣椒的某种主要害虫认定,然后选择专一性配广谱杀虫剂,进行有对象的综合防治,切勿图省事,将不能混用的农药胡乱配合,勿用杀虫剂去治病;勿用防病药去灭虫。

细菌性病害发病环境是高湿低温,有病原菌;真菌性病害发病环境是高湿适温(15~21℃),有病原菌;病毒病是在高温干旱环境,多由蚜虫传病毒才发病。人为地控制一二个发病条件均可减轻和防止病害发生。无发病条件,作物有类似症状应考虑其他生理障碍因素。所以,施药前必须辨清病虫的特征和农药的防治对象、性质,做到对症下药。

三、按作物生长规律用药

种子均为植株衰老时成熟采收,一般易带菌原,下种时宜用热水烫种拌药消毒。幼苗期高湿高温系染病环境,加之保护地内连年种辣椒,室内土壤杂菌多,播前必须进行消毒。早春定植后多因温低湿大以防治细菌性病害为主;中后期通风不良湿大温适,以防治真菌性病害为主;夏季育苗或延秋栽培多因高温干旱,以防治病毒病为主,防治病毒病以治虫为主。

四、按药效适量用药

防病农药多是保护性药剂,要提前使用,以防为主,中国农

六、辣椒常用的几种农药?

(1)疫病发病初期,喷施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2)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以减缓病毒症状,间隔5-7天喷1次,共喷3-5次。

(3)根腐病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乳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防治,间隔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

(4)灰霉病发病初期用25%的嘧菌酯悬浮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天喷一次,喷3次,或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1天喷一次,喷3次。

(5)棉铃虫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6)茶黄螨发生初期,可选用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

(7)蚜虫发生初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d-10d喷1次,连喷2-3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