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站仪后方交会注意事项
工程测量学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待定点上向至少三个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值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一、全站仪后方交会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开机后先按S.O 键,输入文件名(也可跳过),确定,再按 S.O 键下翻,F2 键选择新点,再按F2 选择后方交会法,再 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跳过),再F1 距离后方 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 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凌镜,测量,再用同 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然后再看残差大不大,不大 可以进行计算,后面的就进行定位放线。
以南方全站仪为例: 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号---回车----输入仪高 ---回车---输入A 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 动保存-----输入B 点坐标---输入棱高----测量距离----自动保 存----计算----记录---(完成) 说的挺多,其实挺简单的,你可以上网下一本说明书,说明书里 说的很祥细.网上有很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站仪后方交会的操作方法请告诉我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跟极坐标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要有两个 已知条件。极坐标法有两个已知坐标或者一个坐标一个方向 就可以了,后方交汇要有两个坐标。步骤:在仪器里面找到 后方交汇,有的叫交会测量,有的叫新点。每个仪器不同都 不一样。有的一起要输入两个坐标后在测距,有的是输一个 测一个。反正就是输入坐标,然后测距,然后按计算,定向 就可以了,后交有条件限制的。交会角度不能小于15 度和 大于165 度、更不能再一条直线上。要不然仪器就不能计算 出结果。无法交会。对交会距离也有一定限制,得慢慢摸索, 总之比极坐标法好用但是精度差点,可以交会2 个坐标,也 可以交会很多坐标。坐标都精度高。
二、测量方法
全站仪后方交会放样
全站仪放样,作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对技术员已上升为必须擅长的仪器操作内容。全站仪建站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极坐标法建站和后方交会法建站,本项目采用的一般为后方交会法。现以本项目尼康全站仪为例,讲述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建站、放样全过程。(其他品牌全站仪可参考进行)
(一)建站
1.将仪器架于两已知点均可通视,且可完全看到放样目标点位置的高处。尽量保证视线夹角在60度左右,仪器架设高度适中,三脚架腿踩实,不可出现放样过程中架腿松动现象。(注意:整个放样过程中仪器附近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且放样人员应尽量站在一点不动,减少因人员走动导致仪器震动偏移。)
2.固定仪器,上下松动架腿大致调整圆水准器气泡基本居中,按下电源键开机,上下左右转动一下,按下“0”键,进入精平模式。
将水准管放于平行于两螺旋连线方向,关注屏幕上数值,“ ”过大,便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平行方向两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一般数值处于5"以内即可);“ ”过大,便左转或右转垂直方向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旋转60度,检查,若仍有些许偏差,再按上述调整。再旋转60度继续检查至完成。
3.按下“确定”键记录,按“建站”键进入建站模式,选择“后方交会法”按“确定”。①若全站仪内已有建站点坐标,可在“PT”栏输入点名(“MODE”键可切换数字与字母),按“确定”键自动跳出坐标,再输入棱镜高(本项目为1.35m和1.2m两种);②若全站仪内无建站点坐标,于“PT”处按“确定”键进入坐标输入界面,XYZ输完后,按“确定”回到界面,再输入仪器高。
CD数值暂时不输,按“确定”跳过进而记录,进入瞄准后视点1界面,视线内横竖丝卡住棱镜头“横竖尖头”(一般要求:竖向从镜杆底部瞄起,再翻转上去;横向以卡住两边尖为准),瞄准后,点击“测量1”(一般仪器内部设置“测量1”为棱镜模式且双频,“测量2”为免棱镜模式且单频,具体设置可内部调节变动)测量,待响两声后,在不转动仪器前按“确定”键记录,重复“PT”输入点坐标和棱镜高进行后视点2的瞄准,按“测量1”测量(若发现测量时后视瞄准有移动,再瞄准再按“测量1”测量)。
4.确定无误后,按“确定”键记录,自动开始计算建站误差,一般要求建站误差在5mm以内。(考虑仪器自身状态和其他情况,计算出结果有几种不正常情况:①建站误差过大,处理办法为按一次“ESC键”返回测量后视点2,再次瞄准,测量,再计算,若还是很大,重新建站;②出现“输入第三个点”,处理办法为检查输入点坐标是否输入有误,确定无误,再次测量,若不行,重新建站)
建站误差符合要求后,按“确定”键记录,重新输入点名,其他可按“确定”或“ ”键跳过,最后“确定”键完成建站。
(二)放样
点击“放样”键,按“确定”或“ ”键跳过界面,至下一个坐标输入界面,输入坐标,瞄准,“测量1”测量,按指示告知架镜人员左右前后移动至定点位置,通知定点。
一次“ESC”键返回,再按“确定”或“ ”键跳过界面,进入下一点坐标输入界面,可按左右键在已有坐标上更改部分数字,再按“确定”键进入下一点放样,直至完成全部点放样。(放样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水准气泡偏差,若偏差过大,可适当小范围调节至符合要求;每放一个或几个点,扶镜人员应根据图纸设计,查看放样点之间及与模板的偏位偏差,及时获知并调整)
2. 全站仪后方交会使用方法
1.三维坐标测量
将测站a坐标、仪器高和棱镜高输入全站仪中,后视b点并输入其坐标或后视方位角,
完成全站仪测站定向后,瞄准p点处的棱镜,经过观测觇牌精确定位,按测量键,仪器可
显示p点的三维坐标。
2.后方交会测量
将全站仪安置于待定上,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的角度和距离,并分别输入各已知
点的三维坐标和仪器高、棱镜高后,全站仪即可计算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由于全站仪后
方交会既测角度,又测距离,多余观测数多,测量精度也就较高,也不存在位置上的特别
限制,因此,全站仪后方交会测量也可称作自由设站测量。
3.对边测量
在任意测站位置,分别瞄准两个目标并观测其角度和距离,选择对边测量模式,即可
计算出两个目标点间的平距、斜距和高差,还可根据需要计算出两个点间的坡度和方位角。
4.悬高测量
要测量不能设置棱镜的目标高度,可在目标的正下方或正上方安置棱镜,并输入棱镜
高。瞄准棱镜并测量,再仰视或俯视瞄准被测目标,即可显示被测目标的高度。
5.坐标放样测量
安置全站仪于测站,将测站点、后视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中,置全站仪于放
样模式下,经过计算可将放样数据(距离和角度)显示在液晶屏上,照准棱镜后开始测量,
此时,可将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的差、实测量角度与设计角度的差、棱镜当前位置与放样
位置的坐标差显示出来,观测员依据这些差值指挥司尺员移动方向和距离,直到所有差值
为零,此时棱镜位置就是放样点位。
6.偏心测量
若测点不能安置棱镜或全站仪直接观测不到测点,可将棱镜安置在测点附近通视良好、
便于安置棱镜的地方,并构成等腰三角形。瞄准偏心点处的棱镜并观测,再旋转全站仪瞄
准原先测点,全站仪即可显示出所测点位置。
3. 全站仪后方交会准不准
全站仪后视A、B两点,后视长度大于放样长度,夹角在10度多,放样C点,然后用全站仪后视D、E两点,后视长度略大于放样长度,夹角30度多,放样C点。两站后方计算左边偏差在几个毫以内,放样出来的点偏差达到45公分,后视长度控制在200到250米之间,后方交会是否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计算坐标偏差几个毫以内。
4. 全站仪后方交会可以采用什么模式进行
就不告诉你安置好全站仪对中(如有需要)整平在仪器内选择后方交会模式,输入三个已知点坐标,依次瞄准三个已知点,测量记录,仪器计算,校核粗差。粗差合限则配置使用,不合限则重新进行上一步,瞄准测量记录
5. 如何使用全站仪后方交会
1、开机后先按S.O键,输入文件名(可选项)。
2、确定,再按S.O键下翻。
3、F2键选择新点,再按F2选择后方交会法,再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选项)。
4、F1距离后方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棱镜,测量,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然后再看残差(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大不大,不大就可以进行计算,接着就是进行定位放线了。
5、放样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名—回车—输入仪高—回车—输入A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输入B点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计算—记录—最后完成。
6. 全站仪后方交会要注意什么
后方交会 就是仪器架在未知点上,输入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和高程(设置两个已知点夹角最好接好九十度且不在同一圆周上)。
已知点A的坐标并照准A,测距. 然后输入已知点B坐标并照准B,测距, (注意:是测距,如果是测角的话至少要3个点才可以计算)然后按 计算, 算出的结果就是你目前仪器所对中的点的坐标,再进入测量 或 放样程序, 以当前点为站点,以AB点中稍远点为后视点,建站 就OK 。
7. 全站仪后方交会方法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的步骤:
1、先给一个点号用于保存交会出来的点坐标。
2、然后分别选取两个已知点、并测量距离。
3、仪器经过交会计算出新点坐标及残差显示出来,看残差值在你能够接受的范围点确定,这个点就保存了下来。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采集碎步点或坐标放样了。
4、一般不使用格网因子。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是架仪器点坐标未知,但远处与其通视的几个点坐标已知,可以在几个已知点上架设棱镜,通过后方交会计算出测站点坐标,以后所测点的相关数据,均是用户坐标系中坐标和方位。
8. 全站仪如何使用后方交会
全站仪后方交会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1、开机后先按S.O键,输入文件名(可选项)。
2、确定,再按S.O键下翻。
3、F2键选择新点,再按F2选择后方交会法,再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选项)。
4、F1距离后方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棱镜,测量,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
然后再看残差(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大不大,不大就可以进行计算,接着就是进行定位放线了。
5、放样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名—回车—输入仪高—回车—输入A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输入B点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动保存—计算—记录—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