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一般为多少
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换热设备大多是间壁式换热,其中又分管壳式,板式,交叉流式。
管壳式主要用在承压要求高的液-液换热设备上,有固定型的,浮头型的,U型管的;单弓折流板,多弓折流板,螺旋折流板和折流杆的;光管,螺纹管的等等。板式换热器效率高但承压能力不足,有可拆卸的,钎焊的,还有螺旋板式等等。
交叉流式形式很多,有管翅式,管束式,板翅式等等。结构形式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同。还有一些喷淋式,套管式的结构,我没有涉及过,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一般为多少千瓦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F=Q/kK*△tm F 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Q 是总的换热量 ;k 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8-0.9;K 是传热系数 ;△tm 是对数平均温差 设:空气的比热d[j/(kg*k)],密度p(kg/m^3),管厚h(m),铜的导热系数λ[j/(m*k)]。所求散热面积为S(m*2)。平均温差ΔT=(82+33)/2-29=28.5(k)则散热功率为:A=ΔT*12000*p*d/3600(j/s)。同时A=λ*S*ΔT/h,由此可以解得S。S为:1.6平方米。扩展资料:扩大传热面积是实现换热设备传热强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扩大传热面积不应该靠加大设备的外部尺寸来实现,应从设备内部结构来考虑,使换热设备高效而紧凑。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一般采用以下措施:1、采用合适导流筒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热死区,高效利用换热面;2、采用小直径换热管,并选择合适的管间距或排列方式来合理地布置受热面,在加大传热面积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流动特性;3、采用扩展表面换热面,尽可能增大换热器的有效传热面积;4、改良传热表面性能,将管子内、外表面制成各种不同的表面形状。
三、板式换热器换热能力
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是衡量传热性能高低的指标,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在同样的流体处理和温度处理过程时,传热系数是不一样的。
表示设备的传热性能不一样。比如水-水换热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在3000~7000W/㎡*℃左右。而采用管式换热器在1000~2000左右。这里表示板式的传热性能更高。
一热即在凝固过程中热量的传输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它是凝固过程能否进行的驱动力。
二迁指在金属凝固时存在着两个界面,即固—液界面和金属—铸型界面,而这两个界面随着凝固进程而发生动态迁移,并使得界面上的传热现象变得极为复杂。
三传金属的凝固过程是一个同时包含动量传输、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的三传耦合的三维传热物理过程,而在热量传输过程中同时存在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这三种传热方式。
四、换热器热效率大概为多少
设备热效率可达到98%以上。热损失很少
五、板式换热器的功率
换热面积越大,功率越大。
通过冷却水(油)进、出口温差来计算发热量
Q=SH*De*F*DT/60
Q:发热量KW
SH:比热水的比热为4.2KJ/Kg*C(4.2千焦耳/千克*摄氏度)油的比热为1.97KJ/Kg*C(1.97千焦耳/千克*摄氏度)
De:比重水的比重1Kg/L(1千克/升)油的比重0.88Kg/L(0.88千克/升)
F:流量LPM(L/min升/分钟)
DT:冷却水(油)进出口温差(出口温度-进口温度)
注:"/60"是用于将流量升/分变为升/秒;1kW=1kJ/s
六、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一般为多少度
换热效率-------ε=实际的传热量Q/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2 m# ?8 [1 j! h4 L$ n一般为50~80%,很少到90%以上者。远望板式换热器可做到全逆流,且板片较薄,湍流程度较高,结垢较少,应该是效率较高者。
七、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一般多少
水和水蒸气热交换,综合传热系数列管式换热器在汽水换热时传热系数在3000-5000左右,一般板式换热器在汽水换热时传热系数在2000-4000左右。汽水换热中不建议采用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