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无热吸附式干燥机是一种先进的,利用变压吸附原理,通过填充有高吸水性的氧化铝或分子筛,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的一种装置。通常能够使压缩空气干燥至露点-40到-70摄氏度。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工作原理:
无热再生干燥机是基于变压吸附原理而设计的,这就是说,将压力状态下吸附水分达到饱和的吸附剂迅速降压到大气压,此时,被吸附水分自行脱附,实现吸附剂的再生,脱附出的水分扩散到机外。
利用上述原理进行再生的方法称为压力降法,由于利用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之用干燥空气的一小部分通入需再生的吸附剂,使吸附剂再生,所以压力降法又称为无热再生。
无热再生干燥机是采用双塔变压吸附、无热再生的工艺,其工作原理是一个吸附塔在工作压力下进行吸附干燥,同时另一个吸附塔利用一部份自身干燥气体并降压接近大气压力,作为再生气体对其进行再生,以固定的切换时间进行双塔切换,从而连续提供干燥气体。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的工作流程:
开机后,A塔作吸附运行,B塔作脱附(再生处理)运行。在预先设定的时序控制下,截止阀A1,A2相继打开,被处理过的潮湿空气经A1进入A塔,潮湿空气在自下而上的运动过程中,内部所含的水蒸气被充满塔内的吸附剂(氧化铝或分子筛)所吸附,压缩空气因脱水而干燥。约占总气量85%左右的干燥空气经上管系中的单向阀a进入用气管网。另外取自A塔、约占15%左右的干燥空气经节流小孔降压至接近大气压后,从上部进入B塔,作自上而下的逆向流动。
原先已被B塔吸附剂所吸附的水蒸气在低分压环境下得意释放(脱附)并随之低压干燥气流经阀A2,消音器逸入大气,B塔内的吸附剂由此获得活性再生。在阀A1关闭前一段时间里(约20秒),A2阀先行关闭,使B塔在这段时间里得以冲压,在取得双塔平衡后,截止阀B1,B2打开,紧接着A1关闭,无热再生干燥机进入下半个周期运行。
上述工作时间及时序分配,均事先预先设定好的。一般周期设定为2-5min。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技术指标:
额定工作压力:0.8MPa;
最高工作压力:1.0MPa;
进气温度:≤40℃;
环境温度:-20℃至+40℃;
进气含油量:≤0.5PPm;
再生气耗量:≤13%;
压力露点:-40至-70℃。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特点:
外观:采用箱体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重量轻,是双塔的1/3
内部结构:多管道模块化设计,专利设计的气缸座,使机身结构变得紧凑合理
材质:采用优质成型碳钢和铝合金作为机身的主要材料,使用寿命可达30年
吸附材料:采用高级分子筛。
安全:筒体小于25L,不受压力容器的特监管范畴
再生方式:无热再生
节能:再生能耗≤5%
露点范围:-20℃~-70℃可选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应用范围:电力行业、化纤行业、轻工行业、冶金行业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控制器:适用于的寒冷地带的中档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自动控制A/B两塔吸附再生(4个阀)及外部加热器工作(提高周围温度)
技术指标:
1.额定电压:AC 220V(配开关电源)
2.数码管,指示灯显示当前工作状态
3.根据设定的参数值控制4个电磁阀的工作
4.1路温度检测,测温范围:-20-100℃,精度±2℃
5.根据实际温度控制外部加热器的启停
6.外形尺寸:160*110*47,安装开孔尺寸:152*102
来源:祁潇博客,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2. 无热再生干燥机
干燥器起动时,首先要起动压缩机,待管线压力超过0.4MPa后,开启电脑控制箱上的开关,显示屏出现干燥器双塔循环的切换周期,按下周期设置按钮,可选定6min、10min、16min三种状态的一种,电脑确认后,便按你设置的时间倒计时工作。面板上设有模拟图,指示灯可显示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
长期停置后再次使用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应先对吸附剂干燥处理
3. 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工作原理
分析如下:
1、首先排除先天不足;
2、确认吸干机运行是正常的(阀门动作---吸附、再生等各过程);2
3、查看是否有液态水进入吸干机?
4、确认压缩空气是否有旁通管路,如有,需要 检查阀门是否关闭或漏气。
4. 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原理
吸附式干燥机运用了高级的化工科技,其原理为将饱和的压缩空气利用水分和空气分子体积之不同采用了气体净化专用分子筛来过滤除压缩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汽,可轻易的将水分子吸附在分子筛颗粒内,再利用再生方法来还原分子筛,其压缩空气露点将可轻易达到-40℃。
5. 无热吸附式干燥机
1.
开机
关闭用户设置的空气出口阀、泄压阀,打开旁通阀,缓慢开启设置的空气进口阀,使吸干机升压至工作压力。检查电磁阀前的过滤减压阀
保证电源线以接好并已通电,合上电器箱内的断路器,吸干机通电,电源指示灯亮。
2.
关机
断开电器箱面板上的开关,吸干机停止工作。
6. 超临界干燥设备
气凝胶,又称为干凝胶。是由胶体粒子或高聚物分子构成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空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一种高分散固体材料,外表呈固体状。气凝胶是由美国科学工作者Kistler在1931年通过水解水玻璃的方法制得。随后随着气凝胶研究的深入和超临界干燥技术的逐步完善,使构成气凝胶的固体微粒更趋于细化, 微孔分布更趋于均匀, 从而使材料的密度更低,孔隙率更高。目前的气凝胶主要是指一种以纳米量级超细微粒所聚集成的固态材料。